博客
关于我
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,快点击我
回车与换行的区别
阅读量:6922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6-27

本文共 499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1 分钟。

在计算机还没有出现之前,有一种叫做电传打字机(Teletype Model 33)的玩意,每秒钟可以打10个字符。但是它有一个问题,就是打完一行换行的时候,要用去0.2秒,正好可以打两个字符。要是在这0.2秒里面,又有新的字符传过来,那么这个字符将丢失。

于是,研制人员想了个办法解决这个问题,就是在每行后面加两个表示结束的字符。一个叫做”回车”,告诉打字机把打印头定位在左边界;另一个叫做”换行”,告诉打字机把纸向下移一行。

这就是”换行”和”回车”的来历,从它们的英语名字上也可以看出一二。

后来,计算机发明了,这两个概念也就被般到了计算机上。那时,存储器很贵,一些科学家认为在每行结尾加两个字符太浪费了,加一个就可以。于是,就出现了分歧。

Unix系统里,每行结尾只有”<换行>”,即”\n”;

Windows系统里面,每行结尾是”<回车><换行>”,即”\r\n”;
Mac系统里,每行结尾是”<回车>”。
一个直接后果是,Unix/Mac系统下的文件在Windows里打开的话,所有文字会变成一行;而Windows里的文件在Unix/Mac下打开的话,在每行的结尾可能会多出一个^M符号。

转载地址:http://ytkjl.baihongyu.com/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CAS 单点登录碰到问题汇总
查看>>
Java异常处理最佳实践及陷阱防范
查看>>
mysql报错 could not fetch initial value for incre...
查看>>
zabbix 微信api告警调用
查看>>
VS2008模板遗失问题(转载孙焱的博客)
查看>>
Laravel5.2之Filesystem源码解析(上)
查看>>
PHP PSR-1 基本代码规范(中文版)
查看>>
PHP判断缓存文件是否修改的方法
查看>>
brew安装amp需要注意的点
查看>>
sizeof与strlen的区别
查看>>
快嘉开发框架脚手架及使用说明v1
查看>>
laravel 自带Auth多用户认证
查看>>
linux free
查看>>
Spring RedisTemplate操作-通道操作(10)
查看>>
Redis笔记系列(二)——Redis安装部署与维护详解
查看>>
Hibernate 持久化上下文总结
查看>>
XPath 与多线程爬虫
查看>>
MariaDB 很酷
查看>>
input和span对齐__笔记
查看>>
MySQL主从复制与读写分离
查看>>